当代的范·克莱本,伊斯曼音乐学院的常胜将军——亚历山大·科布林
亚历山大·科布林(Alexander Kobrin)是一位享誉国际的钢琴家,以其精湛的技巧、音乐性和对观众的情感投入而备受赞誉。被BBC称为“当代的范·克莱本”,科布林赢得了多项国际著名比赛的冠军,包括:
2005年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金奖、最高奖)
1999年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
滨松国际钢琴比赛(最高奖)
2000年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铜奖)
格拉斯哥苏格兰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
科布林与许多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合作,包括纽约爱乐乐团、东京爱乐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英国室内乐团、威尔第交响乐团、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莫斯科爱乐乐团、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达拉斯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瑞典广播交响乐团、伯明翰交响乐团、华沙爱乐乐团和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他还与多位指挥家合作,如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米哈伊尔·尤罗夫斯基、马克·埃尔德、瓦西里·西奈斯基、詹姆斯·康隆、克劳斯·彼得·弗洛尔、亚历山大·拉扎列夫、瓦西里·彼得连科和布拉姆威尔·托维。
他曾在世界各地的重要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包括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艾弗里·费舍尔音乐厅、华盛顿的肯尼迪中心、伦敦的阿尔伯特音乐厅和威格莫尔音乐厅、巴黎的卢浮宫音乐厅、加沃厅和科尔托音乐厅、慕尼黑赫库勒斯音乐厅和柏林爱乐音乐厅、莫斯科音乐学院大礼堂、香港上环文娱中心以及米兰的萨拉·威尔第音乐厅等。他还参加了包括范·克莱本系列音乐会、华盛顿表演艺术协会音乐会、拉罗克丹泰隆音乐节、拉维尼亚音乐节、贝多芬复活节音乐节、布索尼音乐节、著名的鲁尔钢琴音乐节、格雷西瓦丹音乐节、国际键盘音乐节、日本、中国和中国台湾的年度巡演等活动。
除了广受赞誉的演奏生涯,科布林在教学方面也启发了许多学生,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情。从2003年到2010年,他在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任教。2010年,他被任命为哥伦布州立大学施沃布音乐学院的杰出钢琴教授;从2013年到2017年,他是纽约大学斯坦哈特学院的著名艺术教师。2017年7月,科布林加入了著名的罗切斯特东曼音乐学院的教职团队,随后,又加入伊斯曼音乐学院并担任钢琴系教授。此外,科布林还在欧洲和亚洲的音乐学院、日本的音乐学院举办大师班,并在2020年成为爱沙尼亚希尤马回归音乐节的联合总监。
科布林曾担任许多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其中包括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意大利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日本滨松国际钢琴比赛、维也纳的布吕特纳国际钢琴比赛、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的E-Competition和莫斯科的诺伊豪斯国际钢琴节。
科布林在Harmonia Mundi、Quartz和Centaur等唱片公司发行了许多录音,涵盖了广泛的钢琴作品,并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评价。他在Centaur Records发行的舒曼专辑被《Fanfare Magazine》评为2015年度前五名专辑之一。Gramophone杂志对他在Harmonia Mundi发行的范·克莱本比赛录音赞不绝口,称“在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奏鸣曲中,尽管展现了狂风暴雨般的炫技,但除了技巧,仍然能让音乐在每个部分展现出足够的空间,科布林将音乐中暗黑魅力的催眠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科布林于1980年出生于莫斯科,五岁时进入世界著名的格涅辛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随后就读于著名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教授塔季扬娜·泽利克曼和列夫·瑙莫夫。
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 “Kobrin’s performance is a masterclass in balance. His technique is flawless, but it is his deep musicality that truly sets him apart. He brings an almost poetic quality to the works he performs, never allowing the technical demands to overshadow the emotional content of the music. His playing is vivid, nuanced, and always profoundly expressive.”
翻译:“Kobrin的演奏是一堂平衡的示范课。他的技术无懈可击,但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是他深刻的音乐性。他为演奏的作品带来了几乎诗意的质感,从不让技术要求掩盖音乐的情感内容。他的演奏生动、细腻,并且始终充满深刻的表现力。”
International Piano(《国际钢琴》杂志): “Alexander Kobrin’s interpretation of Rachmaninoff’s Second Piano Sonata is an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The performance is imbued with both grandeur and intimacy, combining the virtuosity of the work with a profound sensitivity. His ability to navigate the extremes of Rachmaninoff’s emotional landscape—whether brooding melancholy or soaring lyricism—is nothing short of impressive.”
翻译:“Alexander Kobrin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的诠释是一次非凡的成就。演奏中既有宏伟感,也有亲密感,将作品的技巧性与深刻的敏感性结合在一起。他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情感极致——无论是沉思的忧郁,还是高亢的抒情,都令人印象深刻。”
The Guardian(《卫报》): “In concert, Kobrin delivers performances that are as much about narrative as they are about technique. His playing tells a story—one that moves seamlessly from moments of tension to release,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every phrase. He has the rare ability to make a work feel entirely his own, while still remaining true to the composer’s voice.”
翻译:“在音乐会上,Kobrin的演奏既关乎叙事,也关乎技巧。他的演奏讲述了一个故事——从紧张的时刻到释然的时刻,流畅无阻,捕捉到了每一个乐句的精髓。他具备将作品完全演绎成自己风格的罕见能力,同时又始终忠实于作曲家的声音。”
Piano News(《钢琴新闻》): “Kobrin’s playing exudes an exceptional clarity of thought and expression. Whether tackling the complexities of Chopin’s études or the intensity of Tchaikovsky’s Piano Concerto No. 1, he possesses a natural fluency and grace that brings each piece to life. His performances are powerful yet refined, intense yet controlled.”
翻译:“Kobrin的演奏展现了卓越的思维清晰度与表现力。无论是挑战肖邦练习曲的复杂性,还是演绎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强烈情感,他都展现了天生的流畅性与优雅,使每一部作品都栩栩如生。他的演奏既强大又精致,既激烈又控制得当。”
BBC Radio 3(BBC 3电台): “Alexander Kobrin’s artistry is marked by an unusual sense of freedom. He brings a sense of improvisation to the works he performs, making them feel fresh and spontaneous, even in the most familiar repertoire. This combination of technical excellence and interpretative risk-taking is what makes his performances stand out.”
翻译:“Alexander Kobrin的艺术风格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自由感。他为演奏的作品带来了一种即兴的感觉,使得这些作品即便在最熟悉的曲目中也充满新鲜感与自发性。这种技术卓越与诠释冒险精神的结合,是他演出与众不同的原因。”